今年以来,股指期货的成交量基本稳定,每月三百万至四百万手,而各合约的总持仓量则处于稳步攀升中。商品期货市场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两方面变化趋势非常明显。期货市场的现状在渐渐发生转变,那么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从品种发展的角度来看,以股指期货为例,上市之初高杠杆吸引了大批的投机资金入场搏杀,月成交量达到千万张以上,极高的成交持仓比甚至高出同期的商品期货四至五倍,在全球金融历史上也属罕见。因此,在监管机构的措施以及股指期货市场自身的运行情况完善之下,市场在持仓和成交两方面的变化,可以视为投机交易和无效交易的减少,显示该品种逐渐步入成熟阶段的象征。
从机构投资者参与的角度来看,在商品期货市场,监管层日前透露产业领域企业和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和管理风险,法人企业客户持仓比例超过50%。然而股指期货市场上目前的主力机构投资者是券商,自去年三季度起,券商系期货公司的股指期货持仓激增可见一斑。根据上市券商的年报,尽管才是小试牛刀,券商自营已有了几亿至十几亿的套期保值额度,也即平均每家持有约千张股指期货合约。
从市场行情的角度来看,自今年以来,不论是大宗商品还是a股市场的走势均不甚乐观,相对于去年末今年初的高点,都有一定程度的回调。一方面,由于去年10月份以来的货币紧缩政策,银行信贷收紧,整个资本市场都显得底气不足,其结果是导致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成交量的双双低迷。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的持续收紧使得人们对今年行情的预期改变。国内市场存在着所谓的“多头思维”,比较明显的现象是,国内散户经常预测行情回调后的政策底部,从而入场做多,或者在牛市中疯狂追涨。因此在市场转为熊市或者并不确定的时候,对于并不熟悉做空机制的投资者来讲,多数选择离场观望,而不是反向做空,这进一步导致了市场人气的流失,也即成交量的下滑。
从持仓分析的理论上讲,持仓量在下跌过程中的持续增加,可能意味着行情的企稳。正如5月27日和5月30日,if1106合约持仓量增至近4万手,创下近期的高点,可以看做是一个潜在的止跌信号。预示着经过前一段时间的下跌,多头在之前的一波下跌中失掉的筹码,又在这个低位重新捡了回来,短期内或有一定的支撑。
期货市场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呢?根据上文的分析,整个期货行业正处于一个发展和转型的阶段,流动性买方实际上并不需要太多,而作为流动性卖方和风险管理需求者的机构和产业客户的进入显然才更有实际意义。机构投资者的加入,以及对于市场过度投机的抑制,将推动期市风险规避功能以及价格发现功能更好地发挥,最终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
资讯来源:钼网站